一日。吴越王府内有两个总角大小的孩童正在读书。 “‘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’‘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’……,每每读到这些诗句,眼前仿佛出现那些壮丽的景色,真想亲眼去瞧一瞧。可惜你生来体弱,我又是女子,我俩只能被困在这四角的墙内。唉!”女孩话音刚落,屋外传来一阵笑声,只听一位少年说道:“听说谁昨日又溜出府外,想去行侠仗义,还好意思说被困于四角墙内?!”
这时屋外走进来三位男子。那位年纪最长、身量高瘦、长相儒雅的便是吴越王钱元瓘。他刚与长子钱弘佐、次子钱弘倧在外巡视海塘回来。女孩立即飞奔过去大声喊:“阿爹!”钱元瓘揽住女孩笑着说:“兰儿又淘气了!俶儿今日身体怎么样?今日药吃了吗?”男孩慢慢站起身向父亲行礼说:“孩儿今日尚可,母亲早起就催我喝了药了。” 钱元瓘望着吴氏生的一对双生儿女,如今九岁了。女儿叫钱芷兰,先出生,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灵动的明眸,甚是可爱,又是家中唯一的女孩,她被一家人娇宠着,很是淘气,从小就喜欢缠着她父亲、兄长讲她祖父、父亲的故事;认字以后就整日找那些传奇故事看;又跟着哥哥们学了点三脚猫功夫,就总想溜出去行侠仗义。男孩叫钱弘俶,因吴氏力竭,第二个孩子就生得艰难,刚出生时脸色有些发紫,拍了一会儿才哭出声来,好不容易救回来的;身子便一直不太好,一场风寒都要咳几个月,细脚伶仃的;他平日只爱窝在屋里读读书,写写字。
钱元瓘看着钱弘俶病弱的身子说:“整日困在屋里确实不好,俶儿体弱,不能像兄长一样习武,但不求上马杀敌,也应放下书本,去演武场练练身子。兰儿虽是女子,随哥哥们一起练练也是好的。只有身体康健才能实现心中抱负……”钱元瓘还未说完,夫人马氏走进来说道:“怎么一回来,也不歇歇,就开始训孩子了!赶紧去吃饭吧!”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去饭厅吃饭。
转眼到了年末,钱元瓘处理完政事,带着正妻马氏,还有侧室吴氏,许氏所生的长子钱弘佐,吴氏所生的次子钱弘倧,三子钱弘俶,女儿钱芷兰,四岁小儿钱弘亿,及其他兄弟子侄一大家子一起去祠堂祭拜先祖。
一时祭拜完毕,钱元瓘望着先祖遗像,对子侄们说道:“你们阿公,一生戎马倥偬,才留下这基业。去世时,留下遗训,要求我钱氏子孙要修身,齐家,治国,平天下。我们祭拜先祖,除了缅怀先祖,更要继承先祖遗训。如今天下大乱,我们钱氏子孙应努力读书习武,不可懈怠。尔等可有做到?”大家听了齐声回应:“是。”
“六伯,前几日先生批评芷兰姐,说她净顾着看闲书,没有认真读书!”堂弟家六七岁的小儿一边偷眼看钱芷兰,一边向钱元瓘告状。
“哦,怎么回事?”钱元瓘看向次子。
“兰儿不知在哪里又看了什么杂书,问先生,秦始皇遗诏云,若有内乱,驻边将士仍以镇守国门为要务,不得北上勤王。不知遗诏是真是假?”次子钱弘倧拱手向父亲答道。
“兰儿为何有此一问?”钱元瓘笑着问钱芷兰。
“如若是真的,那秦始皇真是爱民如子啊,他以民为重,便是我心中大大的英雄。阿爹,秦始皇真有这么好吗?”钱芷兰仰头答道。
“这些并无史料记载,且始皇帝如若料到会有内乱,就该先教好子孙,选好将领,安排好应敌之策,而不是去追求虚无缥缈的长生之道。”钱元瓘望着子侄们说到,“大秦先辈从给周王室牧马,到抗击匈奴有功被封为秦王,再到实行商鞅变法,秦国变强。最后一统六国,十几代人前后花了五百多年。但秦朝十四年便亡了,秦二世只当了三年天子便被逼得自杀身亡。可见子孙若无用,就算留下偌大家业,也只会像三岁小儿拿着金元宝行走闹市,只会招来觊觎,惹来祸事。故尔等应秉承家训,发愤努力!当然人力有其尽,一切需依力依势而为,但兄弟应齐心,族人之间要相互照应……”
“七弟,你放心。我看这些孩子个个都不错嘛!”钱元瓘之兄钱传璟说道。
突然,夜空中升起绚丽的烟火,院外传来噼里啪啦的炮竹声。孩子们立刻吵着嚷着也要去放炮竹。孩子们沉浸在过年的热闹与喜庆中……
真是“共欢新故岁,迎送一宵中”啊!
下回预告:
第二回 文穆王驾薨杭州城
钱弘佐赓续吴越国